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党课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

发布者:杨泽璇发布时间:2019-10-17浏览次数:422

10月15日下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党课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明道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党政领导,院士代表,老领导、老同志代表,各机关部处、院系和科研平台、附属医院党政领导,以及400多位师生、医务工作者代表出席活动。市委第九巡回指导组有关同志和市教卫党委、市卫健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本次活动。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伴随着《歌唱祖国》的豪迈歌声,和枫林幼儿园“复二代”“医二代”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党课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拉开了序幕。

矢志报国 赤心永驻:薪火相传 特殊传承仪式传递前辈精神

“今天,我们用艺术的形式,回顾上医与祖国同兴、与时代同行的光辉历程,传颂上医前辈们爱国奉献、砥砺奋进的追梦故事,展示上医各单位不忘初心、奋发有为的崭新风采,目的是为了激励全体上医人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医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不懈奋斗。”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在致辞中表示。

两场寓意传承的特殊仪式掀起了主题文艺党课的第一波高潮,仪式由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主持。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院士、脑科学研究院杨雄里院士两位德高望重医学前辈代表带来了自己从医生涯中受益颇深的老物件,以传递薪火之意赠予学子。

“我想送给年轻医生一句话:洋为中用,加上中国思维,做中国特色的好医生。”10月15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汤钊猷教授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文艺党课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向医学生赠送著作《西学中,创中国新医学》。这本书是汤钊猷院士从医六十五年的特别版,书中倡导学有所长的西医前来学习中医(尤其是中医的核心理念)和中华文明精髓,有利于形成中西医并重、中西医互补的新局面,进而创建中国新医学,“中华文明和其他文明一样久远,而且是从未中断的文明。”

杨雄里院士带来了一份1978年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专题综述《色觉研究的某些重要进展》的复印件,这是他发表的第一篇专题综述,这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他所在的中科院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彼时,杨雄里还只是一个小字辈。杨雄里后来得知,由于那篇文章评述的是基础研究的进展,在当时的形势下,本已列入退稿之列, 但时任编委的学界前辈,已故张香桐院士,对文章给予充分肯定,力主尽快发表。于是文章仅过四个月就得以见刊,并且只在初稿的基础上修改了4个字。他说,这篇文章的发表是自己走上脑科学研究的一个起点。杨雄里院士把这篇文章复印件送给年轻人,表明自己要努力传承老一辈科学家鼓励、提携年轻人的高尚品格,砥砺前行。

市卫健委新闻宣传处二级调研员、卫生健康系统文明办主任俞军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副调研员卢天琳也为他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由学生手绘的肖像画,表达了年轻一代学子对前辈的崇敬之情。

为致敬上医人在过去七十年里为新中国医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1949年出生的9位老一辈医学前辈代表来到现场。这些与新中国同岁的上医前辈代表受邀上台,他们中既有获得了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的全国劳模,也有上医和附属医院的老领导,还有立足平凡岗位兢兢业业大半辈子的医务专家。来自各院系的9位出生在10月的医学生为他们献花致礼,共庆生日,致敬前辈。

正谊明道 初心不悔:革命先驱、医学大家故事重现 展现医者仁心

碧血铸医魂,丹心照汗青。由附属华山医院带来的一堂微党课,向我们动情讲述了上医老校长钱悳教授西迁援建重医的故事。当党中央支援大西南的决定一声令下,钱悳教授带头响应号召,带领上医400多名教工奔赴重庆建立医学院,鼎力支持西南地区医学教育事业发展。“只要是祖国需要、人民需要,钱悳教授就义无反顾、全心奉献。这样的精神异常可贵,值得今天的我们传颂、传承。”这堂微党课是华山医院“班后一小时”微党课中的其中一课,谈及课程设计的初衷,讲演者李发红说道。

与共和国同龄的退休教师,来自药学院的方晓玲教授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七十载、三代人精神传承的感人故事。1927年,不到21岁的方晓玲外公方济堃离开了人世。在方济堃不长的一生中,他坚持以中共党员的身份投身革命事业。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方晓玲母亲遵循遗志,毅然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新疆建设事业献出了一生;方晓玲教授也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新疆医学院药学系、复旦大学药学院任教,在新型载体给药系统领域硕果颇丰。“亲爱的外公,您的后人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们都全心全意地投身于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您的理想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方晓玲教授始终砥砺奋进,继承外公未尽的事业,将这份精神永久传承。

谈及分享这段往事的初衷,方晓玲表示,希望通过追忆外公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用切身经历告诉年轻人,革命先驱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正是包括外公在内的无数先辈们的付出,才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她勉励年轻人,当今和平年代,在各自的领域继承革命先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才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有着一批用心育人用心科研的专家学者,以培养青年医学人才为己任。来自基础医学院的闻玉梅院士团队带来了诗朗诵《人民的重托,人民的希望》,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事例展现了闻玉梅院士的医者仁心和坚守奉献。闻玉梅院士和与上医共历六十余载春秋,上医病原微生物学也从萌芽初露,到如今叶茂枝繁。

在闻玉梅院士带领下的教学科研团队,人才济济。近年来,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硕果累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团队共培养60位博士,27位硕士,指导16个学生科研立项,开授《医学微生物学》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开设《人文与医学》是全国知名的医学人文示范课程,目前共有380所院校的9.13万名学生修读了课程。同时,团队共承担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五年发表95篇SCI论文,研制的阻断病毒黏膜感染抑制剂被应用于临床,研发的治疗性乙肝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为国际首例。

从富有民族特色的旗袍式衣襟,到干练利落的现代护士服……一场赏心悦目的护士时装变迁秀由护理学院的同学们倾情演绎。护士服几经变迁革新,而不变的是中国护理工作者们始终着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为人民健康福祉矢志奋斗。

心有大爱 不畏艰苦:案例展演、主题演讲真实感人 呈现医者大爱

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苏秦宇带来诗朗诵作品《从我心底深爱我的祖国》,抑扬顿挫的朗诵中道出对祖国的那份深爱。

由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三个党支部联合带来的组织生活案例展演,饱含深情地演绎了高秀惠教授生命中所做的最后一台手术。虽已高烧多日不退,在得知一位病人生命垂危的消息后,高秀惠坚持拖着病体速从家中赶往医院实施手术。患者得以转危为安,而高秀惠却因病永远地倒在了手术台上……高秀惠终生践行着扶伤济世、护佑生命的医者仁心,用生命书写医者挚爱。

据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党委书记华克勤介绍,医院里有着许多像高秀惠教授这样兢兢业业、心系患者的医务工作者们,始终把患者的健康置于第一位。参与这次展演的演员也是医生,为了舞台效果的更好呈现,他们已连续数日,利用自己下班后业余时间排练,一遍又一遍打磨剧本,“治病救人很重要,传承精神同样重要。”她们希望把高秀惠的精神传递给更多同仁。

只要政策有号召、人民有需要,上医人就义无反顾,奔赴祖国大江南北。附属儿科医院援疆干部傅金、援藏干部张源、援滇干部孙松带来了《扶贫攻坚,不忘初心》主题演讲。他们积极投身医疗扶贫工作,依托远程查房平台实现对疑难病症的精准就诊,切实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在华夏大地上书写医者仁心。他们说,“党员就当勇挑重担”“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疗扶贫,责无旁贷”“心中有爱,不畏艰苦,是我们上医人的优良传统”。在一批批儿科帮扶人、上医帮扶人的不懈努力下,新疆喀什创建了喀什二院新生儿科、成立了西部儿童健康发展中心,西藏日喀则人民医院顺利完成新院搬迁、成功创建三甲;云南成立了实训中心、开办了重症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班。

“你的名字——中山医院,是我的光荣,我的自豪,我的骄傲!”来自附属中山医院的8位医生以诗朗诵的形式满怀深情地呼唤出这一镌刻在心头的名字,唱响对中山的礼赞。

医路传承 与国同行:年轻学子医生讲述学医从医初心 传递医学温度

来自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实验动物科学部的6位老师共同为我们呈现了情景演讲。科研报国是上医人永恒不变的主旋律,不断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是他们喊出的真挚誓言。“我沉醉于科学高峰的攀登,但炎黄的基因告诉我,我的家在东方;我痴迷于创新领域的开拓,但龙的血脉告诉我,我的心在中国。于是,我回来了!于是,我回来了!我们怀着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回来了!”来自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两位青年“海归”人才在现场用激情澎湃的原创诗歌朗诵向祖国许下了铮铮誓言:祖国,请您相信,斗转星移牢记肩上担,我将实践人类健康的核心价值。祖国的未来请看我们!

“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来自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丁广进老师,还现场创作了书法作品,他引用了一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作为创作内容,表达对国家未来的信心。

2016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学生余愫讲述了她的学医故事。五年前的一场小车祸使她萌发了对医学最初的好奇与渴求,三年前因母亲的不幸离世,她一度意志消沉,而生命关怀协会的帮助宽慰又使她走出阴影,复而振作。而后,得知一位与母亲极为相像阿姨的离世,悲伤和无力感席卷了她,她也由此立志投身临床医学,以最高的使命感与同理心,为患者带来福音。

谈及从医初心,来自附属肿瘤医院的朱耀作出了铿锵有力的回答——“因为能够不断带来改变”。接着,他分享了三个小故事:通过医生们的持续抢救,一位大出血患者被成功止血,生命得以挽救;一位8年前就诊的小男孩现已长大成人,于是用第一笔工资买了盒咖啡想寄给他,并亲切称其为“胃管哥哥”;团队多年来持续专攻前列腺癌研究,终于探寻出东西方人群在前列腺癌发病方面的遗传差异,为该疾病的诊治带来新思路。这些改变,正是许多患者和家庭希望的曙光。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公共卫生学院师生合唱团带来《我和我的祖国》合唱,将文艺党课的气氛推至高潮。全体师生或深情唱和,或慷慨高唱,以诚挚歌声唱响上医园,献礼共和国!